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心理素质系列课程反馈——学生感言摘录
发布时间: 2019-06-17  浏览次数:

 

在心理素质系列课程中,同学们与自己对话,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认识真实的自己。“心教练”团队用着自己的方式,教导同学们在做事时能很好的把握分寸,教导同学们恰如其分的控制自己,教导同学们用好的心情和态度去看世界,发现生活的美好。在课堂上,小伙伴们洗净心灵;在活动中,小伙伴们变得更加空灵。从对情感观念的懵懂到现在迷雾渐散,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在成长,让世界因为他们而变得精彩非凡。

 

课程:《健康人格心理学》 任课老师:杨眉

 

这一学期的健康人格心理学,带给我的不只是一些基础的心理健康知识。阅读人类简史中培养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给我带来的影响是终生的。每节课同学们的分享,也从多方面开启了我的思维,这些思维的闪光真的很惊艳。

带给我更多财富的是老师。老师讲的知识都很贴近生活,解释了我在生活中很多的困惑,让我在很多事情上有了改变,也给了我的人生很多忠告。这是一门对我产生一生的影响的课。

——谭同学

 

非常感谢杨眉老师的《健康人格心理学》这门课程,它给了我许多新的知识和认识。首先,通过这门课程,我了解到了许多心理学知识,这些心理学知识对于我今后的人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老师教给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比如我记忆最为深刻的就是顺从自己的内心,找到自我,并且通过努力来实现自我;另外,老师在最后一节课中提到了年轻人要“不惜力”,趁着我们还年轻,一定要保持前进的脚步,不管结果如何,不要虚度光阴。总而言之,这门课程给了我很多的启发,对我非常地有意义。

——蔡同学

 

一门健康人格心理学,学到的真的不仅仅是一点理论,涉及的也并非只有心理学的范畴。大概是时刻都要遵守游戏规则的告诫,是发声前首先致谢前面一位同学的惯习,是大凡读书笔记都要标记页码的建议,是老师温温润润永远平和的待人之礼,大概是这些给了我惊喜,已经叫我看见了非常不一样的、也是真正值得的大学课堂,就更不必说那些亮闪闪的知识为自我观照与和解提供的极大便利是怎样地激动人心了。

——陈同学

 

 

课程:《学校素质拓展教练课程》 任课老师:陈飞星

 

时间过得真的非常快,转眼一学期的课程就要结束了。在看师兄制作的短片的时候,内心百感交集,竟然有想哭的冲动。刚见面的时候,大家还穿着厚厚的棉服,现在都换上了夏装,大家互相陪伴,一起走过了初春,迎来了盛夏。从刚开始的互不相识,到现在的玩闹嬉戏。一起做了好多好多的活动,一起学习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识,也在课上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方法和原则。从刚开始一些初级的小游戏到后来的烧脑大挑战,游戏越来越难,大家却做得越来越游刃有余。每一个团队都默契感十足,每一个团队都充满着浓浓的凝聚力。

——马同学

 

成长的时光,往往在我们徘徊,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候而悄悄溜走。享受人生的乐趣,不要忘记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愿在被打击时,记起我的珍贵,抵抗恶意。愿在迷茫时,坚信我的珍贵,爱我所爱,行我所行,听从我心,无问西东。这门课让我感悟到的实在太多太多,感悟快乐,感悟生活,感悟幸福,感悟生命。所有的感悟,我将把它们化为一份动力,带上勇敢前进的翅膀,用心去做每件事,欣然地接受每一天,学会感恩和知足 ,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杨同学

 

周六的下午,本来应是一个休息的时间,是一个会被怨声载道的上课时间,而陈老师的课堂却神奇地使我对周六下午的课程充满了期待与向往。说心里话,这门课程的课时很少,只有短短的十周,可是,在这十周里,我却有了比现在的大学班级更深的归属感。在这门课程中,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个体之间不存在竞争关系,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将这个团队建设得更好、更成功。这样纯粹的合作关系,使我们心连着心、情依着情,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立起如此丰厚的依赖感与归属感。在以后的日子中,我无法奢求还会有这样的经历,所以,我更加珍惜这次的友谊。

——陈同学

 

 

课程:《大学生人生教练课程》 任课老师:陈清文

 

不论是第一节课的一百个梦想,或者是每日复盘的要求,再或者是一些阶段性的想法。这些或大或小,或远或近的目标,都在无形之中让我看清了自己,明白了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尤其是每日复盘,要求我必须对每天的生活有所期待,不能虚度。另外,既然有目标,执行计划也是重要的一步。否则,再崇高的理想也不过是一纸空谈。因此,学会分清轻重缓急,知道什么紧急,什么重要,也对我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了3F倾听,绿黄蓝橙绿等恰当的倾听和表达方式后,自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有效地和别人沟通。虽然自己目前的应用还不是很熟练,但是这种表达和倾听时注重他人内心感受的要领我已经有所领悟。希望以后自己好好实践,做一个更加温暖的人。

——滕同学

 

人生教练课与实践旅程的三大收获:

我感受到当自己的人生教练的趣味与重要性,既去发现自己的潜能,也悦纳自己与别人不同的个性特点,绿黄蓝橙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每一个性格的人都值得被喜欢,所以我们应该去包容,去完善那些性格里不够好的地方,而不是悄悄的掩饰,要学会指引自己成长得更好。

每日复盘和每周的实践作业让我感受到了把一件件小事做好,记录下来的充实感和满足感,一开始会觉得花时间记录自己做了什么是件浪费时间的事,但只有这种记录才能让你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最近干了什么,不然有可能前天的事今天就想不起来了,然后当你回顾这些记录后又觉得它充满了价值。坚持的过程本身就充满意义,所以要坚持去做一些事,哪怕是小事,哪怕只是眼前事。

结识优秀的伙伴,认识更多了才华的老师与同学;在这堂课上,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很多,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别人与我完全不一样的思维和想法,打破了我的思维局限,另外也欣赏每一个有想法且善于表达的人,觉得和这样的人交流是一种幸福。

——李同学

 

 

 

课程:《大学生压力管理》 任课老师:熊汉忠

 

经过课堂上的学习,我在各个方面都有了收获,更多地认识自己,并学会坦然面对自己;学会积极地管控自己的情绪;建立健康良性的人际关系;更高效地利用时间、管理时间、高效学习;并且珍惜生命,积极乐观,珍惜时光,合理规划;对待恋爱关系自尊自爱,对待宿舍关系学会接受建议,换位思考。享受课程,并在课程当中得到了放松,还学会到了之后进行时间管理的方法。同时,想要了解更多专业领域有关理论的知识。学习到了更多管理压力的方法,更懂得如何应对压力了。同时,自己在上每一节课时都感到很放松很开心,最后个人对心理学也有了更多了解。

——李同学

 

通过学习压力管理的课程,我学会了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也学会了如何更好的分配时间进而减少自己的压力。同时,通过丰富的课堂互动,我还交到了新朋友。最后,建议老师减小班额,增加全班的互动。《大学生压力管理》的课程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地看待压力,多方面地了解自己的压力源,同时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压力。最后,建议下次开课选择更有利于学生交流分享的教室。在课程上参与了许多活动,交上了许多新朋友,十分开心。

在课堂上的一些活动,我对于自己的日常压力来源有了更多了解,并学会根据不同的来源管理好自己的压力、释放不好的压力。最后,希望老师可以多开展一些同学们共同参与的活动。

——陈同学

 

关于自我接纳,课堂帮助了我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情绪,并学会化解不好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在人际关系方面,老师让我对于沟通的重要性、沟通中互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面对父母坦然接受父母的老去,自己与父母的代沟;面对恋爱对象,乐观、负责;面对宿舍同学学会包容。最后对于时间和压力管理,我了解了压力的来源,以及如何化解压力,如何安排待办事项,合理规划。最重要的是,影响了我看待时间以及人生的态度。总之,很喜欢熊老师的课,每节课都能有收获,很开心!在课堂上学习到了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如何调配时间以及调节压力。要学会认识自己、悦纳自我;学会“放过自己”,与压力做朋友;要注意保持行动力的同时拥有长远计划,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最后在人际关系方面,最好能顺其自然又能彼此理解。

——马同学

 

 

 

课程:《影像中的生死学》 任课老师:申子姣

 

经过与Hazel与Gus类似的思维历程,我也终于顿悟了活在当下的道理。我要铭记死亡,铭记死后一切皆归于虚无的事实。这不是悲观,而是诚实。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认识到未来的虚幻性,认识到对意义的执念的虚幻性,回归真实的当下,回归本真的自我。只有接受了生命的有限性,才能聚焦于在此刻努力去追求爱与美。同时,死亡与生命的有限甚至具有了某种解放性,因为我们有了确知的苦难的解脱,而种种执念也终于可以得到消解。我们不是西西弗斯,我们身上不背负无穷的奴役,当绝对的意义被消解时,相对的意义得以自由地绽放。

——田同学

 

生死学课上抛出的问题大都是没有答案的,借助这些问题的思考不同的人收获的不同的内容,我收获的更多是对“死”的认识。在上课前,由于个人的性格等原因,我一度以为自己对“死”不会有太大的感触,属于不会害怕也不会尝试的顺其自然型,在上课后,我愿意去体会“死”背后人的感受,思考他们的悲伤、阴郁甚至是绝望,意识到我所以为的无动于衷只是因为还未发生。这个问题是无法避免的,但是说实话,没有到那个时候,没有真正体验那个过程,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未来面对至亲的离世或自己的死亡会是什么样的态度,我只知道,现在的我仅仅是活在一个脆弱的现实中,小心翼翼又贪心的祈求现在平静的生活不被打碎,我远没有自己想的那样洒脱。

——张同学

 

现在,我对于死亡已不是原先的态度,也许还存在原先的态度,但一定有了些别的。生死权利?临终关怀?临终选择?对自己?对身边人?我想怎么活着?我发现关于它有太多东西需要我们思考,逃避遮掩与无知的自以为是只会让将来的自己懊悔。感谢进入大学遇见了生死课这份礼物,让我对于“死亡”二字不再只是害怕,让我对“活着并非理所当然”这句话从知道到深有体会,让我开始思考很多以前没想过却迟早需要面对的事,“生命价值”好像也不再是那么又大又虚幻的东西。确实死就是活的一部分,最后那一部分。因为不知道那一部分什么时候会降临,那就感激现在拥有的每一天,因活着而活着,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很需要珍惜的事,而当抬头向前看的时候,记得直视骄阳。

——苏同学

 

 

 

课程:《大学心理》 任课老师:苏静

 

在这学期大学心理课的选修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也最让我受益良多的则是我热情善良的同组成员,尽管只是素昧相逢在一节选修课上,他们却会在我生病不舒服时积极地慰问我、关心我、给予我帮助,让我感受到了大学压力众多的焦虑感中来自友谊温情的救赎。而我们这节大学心理课的助教师姐对待课程格外认真负责的态度也让我常常备受感动与震撼,比如助教师姐对我们心理问题问卷的细致数据分析、将我们一学期的心灵感悟活页纸装订成册、发自真心地引导我们参与课堂交流等等,都让我意识到了认真对待事情、承担自己责任的心灵难以遮掩的璨烂魅力。

——吕同学

 

大学生心灵成长课程,是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门课程。在大学生心灵成长课程中,我们可以学到许许多多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在这里,苏静老师将什么是爱教授予我们,教授我们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人际关系。这也是一门治愈人心的课程。在这里,我们和素不相识的其他院系的同学分享心得,一同游戏,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我们将自己最真实的本心展现出来,写在纸上,画在纸上,对自己进行自我的审查,灵魂的洗濯。

——姜同学

 

大学心理课课程内容围绕当下大学生最受困惑的一些问题,如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恋爱关系、自我认知等进行讲授教学和讨论。课程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辅以视频观赏、音乐冥想、绘画创作、情景剧表演等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对相关主题有了更深的理解。每一位同学拥有自己的心灵成长记录档案袋,记载着每周的“丰盛日记”和课堂互动记录等,这些都是珍贵的回忆。同时,在和谐融洽的小组和组间协作中能够结识可爱的朋友,增进了友谊,切实提升了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在分享体验中逐渐成为快乐幸福的人。

——程同学

 

 

 

课程:《大学心理》 任课老师:姜云君

 

课堂上每天要写的感恩挺让我觉得收获蛮大的,每节课写完感恩后我就开始观察生活,发现了很多生活中值得感恩的事; 终于明白换位思考的难度,我觉得沟通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而技术掌握的好坏在于是否能够在沟通时做换位思考,这个很难但我会在以后的生活中注意;关于爱情,我明白平等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的去讨好别人,在讨好和关心之间把我不好平衡必定收获不到理想的爱情;关于时间,我收获了时间管理的有效方法,重要不重要紧急不紧急,这对我管理自己的时间很有用;最后表示对老师和助教师兄的感谢,在这节课上真的很开心,也和小组成员玩的很开心,成为了好朋友,谢谢大家。

——赵同学

 

轻松,合作,交流和锻炼吧。课程很轻松,虽然每节课都有课堂作业,但是没有考试也没有论文,课堂也很随意;很多的作业都是合作交流完成的,于是一群各年级各院系的同学从陌生到熟悉,到可以随意玩笑打闹。锻炼的话,最主要在当众分享吧,一开始每次分享都会犹豫一下,犹豫完就已经开始下一个板块了,后来慢慢的举手比较快,虽然处在视线盲区,老师总是看不到我,但是还是有很多机会,真的是一节超级超级棒的课,老师很好,师兄很好,同学们也都超好,快乐!

——周同学

 

这几周的大学心理课程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老师和助教都很认真负责,尤其是最后这堂课的零食、小视频、封好的30个梦想,真的让我非常惊喜和感动。这几周的课程也让我学到了很多,虽然不是像我最初想象的那样学习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但在课程中,我认识了新朋友,养成了一些好习惯,懂得了怎样更好地追寻梦想,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很感谢姜老师和助教师兄,你们辛苦啦!

——路同学

 
 
 

课程:《大学心理》 任课老师:张蔚

 

 

一学期的课程收获颇丰,从沟通技巧到人际关系,从原生家庭到亲密关系,从情绪管理到自我认知,都或多或少找到一些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待生活的心态也越来越积极。在这个课堂上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愉快的难过的,困惑的生气的,慢慢的和大家就变得熟悉起来,成为了朋友。感谢大学心理,让我认识了这么多朋友,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自己。

——李同学

 

在临近毕业的这一年,我的压力很大,有幸选上了张蔚老师的大学心理课。张老师在这门课上,带我们循序渐进地了解了情绪管理、原生家庭、友谊、爱情、压力、学会沟通等等内容。感谢老师和助教师姐在课程中的辛勤付出,希望这门课程可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同学。

——赵同学

 

张老师的课堂氛围轻松活跃,有自己的特色,语言生动有趣,班级的互动效果很好,积极调动了我的学习兴趣,让我对心理学更加着迷。这节课的课程设置合理,内容广泛,能很好的启发、带动我们思考,让我们充分的参与到了课堂当中。感谢认真负责的张老师,感谢这一学期和同学们的相处。

——王同学

 

 

 

课程:《大学心理》 任课老师:祁雪晶

 

 

时间如同掌中沙,从指缝中悄然流逝,留下的都是深刻的。不知不觉中,大学心理课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中收获了许多。了解了许多。在“悦纳自己”课之后,我更加清楚自己对未来的目标计划,更加了解自己的性格,更加悦纳“咸鱼”的自己,也愿意为了变成“黑苦”,变成“甶”而不断努力着;在“人际关系”课之后,我更加清楚朋友在我心中的定位,也想着为朋友付出更多方面的帮助,成为他们更好的朋友;在“恋爱关系”课之后,知道了狗血的事可能就在我们身边,也更加期待属于我的爱情,并在爱情来之前更加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情绪管理”、“压力管理”课之后,我更加中性的认识出现在我身边的各种情绪,也更加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更善于把压力转化为动力,不断努力;在“原生家庭”课之后,更多的与父母进行交流,及时表达自己的感情,处理好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家庭中出现的问题;在“生死学”课之后,更加明白要直视骄阳、向死而生,不再害怕死亡,树立好正确的生死观,正确认识和处理身边有关生死的事件,干预处理自己及他人的负面情绪。此外,在大学心理课上我还收获了很多朋友,我们的佛系404小组,很感激有这样一节神奇的课,即使这些朋友会有可能之后联系变少,但我相信在任何一个人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其他人会热情的伸出援助之手。最后比心我们的祁雪晶老师和助教,期待之后在校园中见到老师的时候,我可以收获拥抱,以及可以用我的小爪子感受一下即将出生的小生命。

——白同学

 

走过十周的时间,通过十周的课程,看似我和以前也许没什么变化,天真,阳光向上。课上的有些内容看起来离我似乎有些遥远。但总会在各种需要做出决定的时候细细回想。关于友情,课前的我外向开朗,善于与人交流,敢于沟通。敢于去“交朋友”,我想我已经做得足够好的。课后,事实证明,关于人际交往,并没有那么简单,朋友间的沟通,出现矛盾该怎么解决,这些都是复杂的问题。在理性与感性中寻找平衡。或许现在再次问到我的人际交往相关的问题,我可能在肯定回答的时候并不会那么坚定了。关于爱情,我一直很难给出自己的抉择,毫无恋爱经验,毫无恋爱体会,短期也没有恋爱计划,或许性格决定我注定孤独终老吧,似乎每提到这个话题都会有人强调大学期间的恋爱有多么必要,但我始终无法触动,感情的事情谁又说得好呢。关于生命与家庭,我感谢我父母给予我的阳光的成长环境,没有给过我特别大的压力,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好,也不会干预我的选择,课下之后我才意识到这一切有多么重要。关于生命,以前的我敬鬼神而远之,但在墓园回来之后,才看到生命的价值。十周后的我,应当是比之前略微成熟一些了,能做出更加合理的决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渐渐独立,能更好的控制情绪,更合理的人际交往,路还得继续向前走,大学生活,我会继续前行。

——唐同学

 

 
 
 
课程:《大学心理》 任课老师:李晓雪
 
 

当我第一次走进大学心理的课堂时,最吸引我的是李晓雪老师。这是她第一次大学心理的课堂,对此她也充满了期待;同时,她还有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在腹中陪着我们一起度过这学期的时光。她对大学心理课的热情、认真打动了我,让我觉得这不再是一节普通的公选课,而是每周一次放下作业和烦恼,体验心与心交流的时光。在第一节课上,我们有了自己的小组,有了每周“丰盛日记”这项特殊的任务。在李老师对自己丰盛日记分享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她为了这次开课所作出的努力和精心准备,看到了一个与军事理论课堂上不同的李老师。短短的十周里,李老师总用亲切的笑容感染我们,教会我们用另一种心态看待生活中的好与坏。

——师同学

 

这门课确实有些与众不同之处。首先,老师与同学的交流十分频繁。即使在我们的专业课中,很多老师也是不认识几个学生的,更不要说与我们聊天了。李老师和我说过几次话,似乎老师和我说话比和别人说话多一点。不过,最后一次课下课的时候,老师跟我说,和我说话与别人不同,要鼓起勇气才敢说。其次,这节课上有不少仪式。比如,每个人要做一个名片,放在桌子上;每周要写日记,记录开心的事,还要在课上念出来;要给十个星期之后的自己写信;要思考很多关于自己的事。此外,还有很多游戏,经常需要画画,像幼儿园一样。通过这些游戏,能表现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林同学

 

大学心理带给我更多的其实并不是概念性学术性的思考,而是对生活乃至人生的思考。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处于一种不能接受任何非黑即白的事件的思想中,即我不能够主观的去评判我对一个人的喜恶,我害怕因为我的一念之差,导致我对别人产生误解,这也使得我对周围的人都是彬彬有礼,不亲不远。这样自然会有很多朋友,但是仅仅是“朋友”。时间久了,内心的空虚感就会如海浪般汹涌翻腾。还记得,我画人际关系图时,我思考了很久,我该把什么人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最终,我决定我要出一些改变,我应该展现出我的喜欢和不喜欢,不关乎那个人行为的对与错,只关乎我对他/她的好感。不然我一直虚伪地对待我不喜欢的人,即难受了我自己又伤害了别人的感情。很感谢这大学心理门课,留给我这么多思考的时间,让我能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静下心来反思自己。

——储同学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校内学生咨询预约电话:58805852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学四楼辅楼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