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本学期第八次雪绒花使者沙龙活动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16-05-26  浏览次数:

       2016年5月23日晚八点,本学期的第八次雪绒花使者沙龙活动于教二211教室成功举办。本次沙龙参与院系有数学科学与技术学院,文学学院,政府管理学院,外文学院,艺传学院,励耘学院,统计学院,其中文学院和数科学院使者进行了分享。
       本次沙龙中各位使者围绕活动的话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整个沙龙的气氛都很活跃。
       文学院赵超同学,围绕大学生恋爱展开进行分享,详细介绍了斯腾伯格的“爱情三元论”,“三大基石”分别指亲密、激情和承诺 ,他认为三大基石能够组合出不同类型的爱情,三者均达到均衡极致的,则是完美爱情。其中亲密,包括热情、理解、交流、支持以及分享等特征;激情,以身体的欲望激起为特征,形式常常是对于性的渴望,从伴侣处得到满足的任何强烈的情感需要都是这一类别;承诺,包括将自己投身于一份感情的决定及维持感情的努力。在本质上,承诺主要是认知性的,亲密是情感性的,而激情是动机性的。爱情关系的“热度”来自激情,温暖来自亲密,相形之下,承诺所反映的事一个决定,它完全不是情感性的。此后他还介绍了治疗失恋的方法:刺激疗法(降低对于失恋痛苦的敏感度),罪状加强法(想对方的坏),比较疗法(比比谁最惨),思考中断法(转移注意力),情境远离法,建立信心法等等。

           数科学院的王佳宁同学在分享之前首先提出了“心灵鸡汤文章的意义与价值?”这一问题,在场同学踊跃发言,有人认为鸡汤文章毫无意义,太过于理想主义;有的人认为偶尔在低谷时期,鸡汤文章具有特殊强大的力量使得人们振作;有的人认为对于鸡汤文章难以界定,不能单纯否定文字温暖人的力量。而王佳宁同学提出自己的看法,鸡汤文片面夸大了成功者的成功,文章缺少必然的逻辑与联系。比如,辍学的比尔盖茨也能如此成功,但其实他的成功跟辍学并没有很直接必然的关系,也不是所有辍学的人都可以成为比尔盖茨,应该多关注比尔盖茨成功之前的经历和他本身的特质。就此该同学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强调不能忽略对于初始条件的关注,在不断积累过后两事物会有很大的差别。
           各院的使者们分享过后,在场使者对于分享内容和各院系日常工作中的小问题进行了交流。此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于“爱”的定义,是陪伴,是厮守,是不离不弃,是对于这个人最纯粹的喜欢,是一种对于两个人幸福的责任等等。本学期第八次,也是最后一次使者沙龙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圆满结束,我们下学期再见。

撰稿、摄影/梁赟杰
雪绒花使者社团


文学院使者分享

数学科学学院使者分享

热烈的讨论环节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校内学生咨询预约电话:58805852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学四楼辅楼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