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心灵成长录——“群己之间,念念清明”
发布时间: 2019-11-08  浏览次数:

  杨眉老师: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原住民中有人开始对网络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成熟的思考,他们的独立思考与审辩思维,以及他们表达自己思想时所注重的有理有据和言语得体,都让人耳目一新。更重要的是,这种由下而上产生的网络伦理观中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这学期我们的《电影文本成长心理学》课外阅读资料是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第11版,同学们在读书报告中按照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就有了下面这几篇有关网络思考的文章。

 


  

      杨眉老师注:夏梦瑶同学的文章里有不懈质疑,有多方查证,有思考有反思,充分体现了我们课堂上所一再提倡的独立思考与审辩思维精神。不仅如此,她所坚持的“群己之间,念念清明”的价值观也让我钦佩。

  

  “群己之间,念念清明”    

  夏梦瑶

  ……我最关注的是社会心理中的去个体化问题。所谓去个体化是指“群体中的个体失去自我感”,戴维.迈尔斯指出:高水平的社会唤醒与责任扩散的结合有可能使人们放弃自己的道德约束或者丧失自己的个体感。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自己的人生经历中都不难找到这样的事例。

  我从暑假开始持续关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网络暴力。被网络暴力的对象是一位艺人,名叫张艺兴。在我印象中他一直是综艺节目《极限挑战》里耿直单纯的形象,也知道他为人谦虚,唱跳的业务能力十分优秀,经常作为正能量的形象出现在央视的晚会舞台上。把“他人设崩塌”的话题引入我视线的是八月中旬的一次解约风潮。所谓“人设”即明星在营销自己的时候所展现的形象设定,在“黑粉”的眼中,张艺兴的人设即努力谦虚和爱国(“黑粉”即不喜欢甚至讨厌某明星发表攻击言论的人)。8月中旬,知名外国品牌蔻驰被曝出衣服设计有分裂中国的嫌疑,随后品牌代言人宣布与蔻驰解约。一时之间,众多国外品牌道歉声明进入人们视线。其中的确不乏立场出现问题的品牌。张艺兴所代言的CK也发表了道歉声明,但却是因为翻译问题。在多个平台,CK的手机端网站都把台湾归为省的行列之中,出现几个自媒体所说而对于他代言品牌有问题要求他解约的舆论发酵几乎是一瞬间的事。CK品牌由央企华润集团引进,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它的政治立场应当是没有问题的;其次,对于各大自媒体所说的辱华问题,其实都围绕着对于country一词的翻译展开,而这个词的确有着地区的意思;同时,华为在由中文切换到英文输入法后,台湾也被列入到国家的行列;在后续的发展中,张艺兴在排查所代言的品牌之后并未与CK解约,而是督促其改正翻译问题。

  在多方信息的综合之下,对于一个明星是否不爱国的极端判断其实已经可以消减掉大半,但真相往往比谣言走得慢,而许多人坚持认为张艺兴不爱国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经过查证做出的确切判断吗?还是在讨厌一个人的基础上浑水摸鱼地借题发挥进行攻击?作为一个国内明星,没有什么比“不爱国”更严重的罪名了。可随后人民日报点赞张艺兴所发布的支持港警的微博却不再那样占据微博热搜榜前排的关注度。于是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减少了真实情况的传播度。而那些攻击他的人是的确没看到还是选择性地忽略呢?

  在后续的发展中,他与三星解约,于是许多人发表了“一定是因为与三星的合约快到期了”的言论。这样的一个风向让我开始思考,是否很少有人在意事情的真相。那么他们义愤填膺要求解约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

  于是,我在各大平台上搜索与张艺兴有关的言论,许多言语不堪入目。点进一个要求Z解约的一个帐号,我在其中发现了该用户在许久之前就发表了许多污言秽语,攻击对象包括明星张艺兴的父母和粉丝。而通过该用户经常提到的一个以“嘲笑”张艺兴闻名的帐号(该帐号名为“嘲羊区bot”),因张艺兴在《极限挑战》有个外号叫小绵羊,所以不喜欢他的群体自称“嘲羊群众”,通过这个帐号,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来自“嘲羊群众”的深深恶意。在查看这个帐号的微博中我发现这个帐号每天对于他的新消息进行曲解和误读,甚至于把许多年前的视频进行剪辑、截屏丑图。许多是我在观看《极限挑战》所看过的完整视频,我在看的时候并没有产生反感,而在该帐号掐头去尾的剪辑和误读引导中就变了味。以这个帐号为首,不喜欢他的人将张艺兴的姓氏改为孙,每次提及他都称孙艺兴。而在这个帐号每条微博的评论区中,许多从用户名称就能看出敌意的用户纷纷评论“我呕了”“与××一对比简直是仙畜之别”“他为什么还没死”等言论,从各种角度进行辱骂。后来据我观察,不仅是在不喜欢他的帐号下,与张艺兴相关或无关的微博下都能看到“嘲羊群众”的身影。甚至不久前与他同公司的一位韩国明星去世,我都看见有人说“为什么死的不是他”。于是我突然明白,对于这群人来说,张艺兴无论做了什么都会成为他们攻击的方向。

  这样一场网络暴力让我齿寒。这就是群体失控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参与谩骂的人真的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吗?当所有人都在网络上拥有一个网络身份的时候,相当于蒙面且披上了一件“马甲”,而对于“嘲羊群众”来说,他们自诩的“群众”的身份就更使得他们具有了匿名性。勒庞的《乌合之众》中写过:他(领袖)的意志是群体形成意见并取得一致的核心。“嘲羊区bot”拥有近一百万的粉丝,张艺兴的微博名为“努力努力再努力x”,以“嘲羊区bot”这个帐号为首,该帐号认为“努力”只是张艺兴的人设,并以此为切入点,说他努力了也一无是处,于是评论区常见“努力努力白努力,十年还是洗脚婢”等言论。根据群体极化的概念,在群体中会强化已有的观点。那么如果一个人本身就不喜欢张艺兴,并且看到了这个帐号加入了该帐号微博中的讨论区,在这类言论充斥的讨论环境里很难不进一步加深对于张艺兴的厌恶感。而因为对于这个粉丝数看上去比较庞大的群体的归属感,大的群体规模使个人丧失自我觉察。在这个同样不喜欢甚至以攻击为乐的群体中,攻击对象变成了“喝口水都错了”的存在。“

  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会对直接情境作出反应。有些时候,某个社会情境所具有的影响力会引发我们做出背离自己态度的行为。事实上,强有力的恶意情境有时会压到善意,使人们附和谬误,屈从残暴。”,当讨厌成为对于一个人的主要情绪,那么“只要是张艺兴做的都是错的”以及对于“嘲羊群众”这个群体中产生了什么消息也会不自主地选择相信便成为一种社会直觉

  说回那场解约风波,面对眼前许多的证据和事实,讨厌一个人的时候似乎真的可以做到对这些熟视无睹。个体迷失在群体的情绪里,群体成为攻击他人的保护伞。

  一个人真的会对与自己没有关联的人产生如此强烈的恨意吗?还是群体放大了他的情绪呢?公众人物会引起讨论,但我不认为作为公众人物在受到许多人希冀的广泛关注度的时候就应该承受本不属于自己的骂名。普通人在面对自己的曲解都会气愤不已,而公众人物在更高的曝光度下所要感受的就是成倍的来自四面八方的误解和攻击。无论是类似“公众人物就应该接受这些批评”还是“我们是嘲不是黑”的言论,都可见一种洗脑式的辩解和社会直觉的加深。

  我从没有这么真切地感受过一场网络暴力。隐藏在幕后的造势者和不明真相的跟风者一起为这场暴力推波助澜。身为这场事件背后当然涉及许多的利益纷争问题,但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同样,这也关涉到“饭圈”大战(“饭圈”即粉丝圈)中,对家粉丝参与抹黑传播不当言论。“饭圈”问题也是当今互联网中极具研究价值的社会心理学范畴内的问题,但此篇文章不作深入讨论。同时,通过这场网络暴力,我产生了对于大数据时代我们所接收到信息的多元性的怀疑。大数据时代,我们每天的搜索都被记录,每个人都像是人形的信息制造与发送器。那么,我们关注什么,就被推送什么。那么这在无形之中就在固化自己的知识边界和世界观。这需要引起每个人的警觉。

  其实在这个事件中,网络只不过让一些选择和判断更容易被感知。每个时空里都充满了各种交错复杂的观点和言论,我们的选择都基于自己的初始价值判断。这些判断大概也体现了伦理道德标准存在的必要性。

  在这堂课之前,我对于许多事情大多是直觉式的感受,即便知道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小理论,在我心中也是模糊的概念。但这个课程和《社会心理学》这本书让我能够更有体系地试着去解构一些现象,得出“原来如此”的结论。我试着先做到自己认为应该坚守的原则和底线,再来我们如果难以影响群体意志,那么在声势浩大的群体失控中,至少可以加强自我觉察,自我审视。正如书中所言:人类是天性与教养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提高教养的方式就是学习新知,设身处地地考虑,保持同理心,保有共情能力。我们为人的成长表现也在此。

  书中把一个看似都是常识的社会心理学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但懂得和应用之间还需要多重努力。通过这本书的阐述,我也产生了一丝恐慌。我们生活在各种群体中,被群体影响着。我的感知是不是也在被无意识地放大?我是不是选择了自己相信的之后也通过群体来强化自己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感到安心?我是不是也在刻意影响他人?他人和自己是不是都在用一些语言技巧强化自己的观点去刻意影响他人?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客观现实和选择相信的心理现实之间似乎是模糊的。这样的一种反思常常会让我陷入一种“我到底对不对”的迷茫。我觉得这样的担心并不多余。

  对于现实我依然常常充满无力感,但在面对集体的狂热和众口一致的言论的时候,我逐渐学会了在舆论的狂潮中自我觉醒,学着去解释现象之后更深层的本质。也许我并不能成功与所遇见的每一次群体失控保持距离,但我能活得更明白更清醒一点;也许我的力量微小,正面的发声无人问津,在面对许多现实问题的时候常常质疑事情的意义,但我正努力做到问心无愧,念念清明。

  只要念念清明,无愧于心,那么有我则不虚

  


 

  杨眉老师注:李卓瑶同学结合生活实际(公交车与小轿车相撞事件与网红打孕妇事件)谈从众的部分充满了独立思考与审辩精神,也正是在这种仔细的梳理与思考中,作者对网络上的从众与否的现象有了新的发现:网络上的从众与否本身并不能说明问题,导致从众与否背后的各种理由才是更应该加以思考与辨析的。

  

  从众还是不从众,这是一个问题

  李卓瑶 

  ……作者在第六章中指出“从众”概念是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他将从众分为三种形式:接纳、顺从、服从。……作者后强调当我们认为从众不会产生好的影响时,可以通过拥有适度的逆反心理,和坚持自己的独特性来抵抗群体压力。……

  首先给我启发最深的一点,是作者如何区分个体行为和从众行为、如何给“从众”进行概念界定的。作者指出“从众”行为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标签:在个人主义为主流的美国倾向于认为从众行为抹杀了个人特性,而具有集体主义传统的东亚国家则更可能倾向于认为从众行为是团结力量干大事的体现。谈到“从众”这个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有人厌恶,有人喜爱,有人担忧······其根本是因为每个人给“从众”下了积极或消极的价值判断。作者强调,概念界定不应受到主观价值判断的干扰,而应仅仅依据事实行为进行区分。因此作者将“从众”定义为: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而区分个人行为和从众行为的关键则在于,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其行为表现是否和在人群中时一致。

  现实生活中,有人表示自己“绝不可能在建国七十周年阅兵仪式上有任何触动”,同时标榜自己“从不从众”,有时言语间充满了自知的“冷静与理性”,但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他们并不是完全清楚“从众”的概念。例如在球场和万千球迷一起欢呼是不是从众?米尔格拉姆实验中的群体释放效应是不是从众?

  区分的关键在于,只有你一个人时你是否仍然会这样做。例如有人可能会因为羞涩等原因并不会在独身一人时为球员欢呼,有人可能会因为“法不责众”的心态在人多时才敢对权威表达反抗。一个人的行为受到复杂综合因素的影响,例如对事件走向的预期、自身性格等,对事件本身的认可程度的深浅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否从众,是根据单独一人时和与他人一起时在客观行为上是否有所不同的进行区分的,而不是根据一个人主观上是否认可事件区分的。“主观上对事件是否认可”其实是“接纳”“顺从”的区分依据。

  从众行为在我们身边时时刻刻都在发生,例如在选择陌生餐馆时你是会选择就餐人数多的还是人数少的?而有人对从众的定义却还很狭窄,或许这是因为社会心理学和许多媒体更加倾向于关注和担心那些会带来消极影响的那部分从众效应,尤其对“顺从”和“服从”行为怀有警惕之心。

  我们不要因为听到“从众”就觉得一定会导致消极结果,而是应该对事件本身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比如我在淘宝购买衣服时,会综合考虑店铺评分、商品介绍、购买人数、买家秀等因素,他人的选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成为了我的一个参考指标。在有的人拒绝从众是出于可贵的理性,有的人拒绝从众是出于一贯的习性,有的人拒绝从众是出于体现自身存在感并获得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满足感。第一种情况是可敬的,第二种情况是可理解的,第三种情况是太过傲慢与偏见的。

  但许多时候从众确实是不可取的行为。例如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中,前期有媒体公布了公交车坠江之前和一辆小轿车逆向相撞的视频片段,并宣称由于小轿车女司机逆向行驶,才导致公交车与之相撞并坠江。尽管视频中仔细观察的话可以看见小轿车虽然与公交车是逆向的,但其实是公交车在逆向行驶。尽管女司机的丈夫出面澄清强调自己的妻子是个开车多年的司机,绝不可能犯这种错误,但公众还是把怒火倾泻到了女司机身上,对女司机展开了一场网络暴力,兼带产生了广泛的对女性开车的嘲讽。事件发展到后期,还原的公交车内监控录像显示,是一名乘客抢夺方向盘导致了这场悲剧,女司机属于正常行驶,却被失去方向控制的公交车撞上,并且承担了过于严重的网络暴力。

  网红打孕妇事件也十分著名。一名孕妇发微博称自己夫妻二人经过一楼时,网红家的狗没有牵绳,直接向孕妇扑来,孕妇的丈夫为了保护妻子踢开了狗,网红气愤于丈夫的行为并将丈夫的小腿踢至淤青,最后还和网红的妈妈一起殴打孕妇,最后导致孕妇被送进医院且有早产危险。孕妇在文章中将自己的处境描述得异常令人同情,将网红的行为描述得丧失人性,并且公布了许多医院鉴定单的照片,由此引发了一场针对网红的网络暴力。期间还流传出一则视频,在视频中两名民警正与网红的妈妈交谈,而网红则在妈妈身后焦躁地打电话。这个场景被网友描述为网红和其母亲抗拒执法,网红在给自己的“金主”打电话让有钱的人摆平这件事,网友对网红的形象进行了非常恶劣的攻击。

  之后却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在一个事发现场路人拍摄的视频里,从几位路人的交谈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网红没有殴打孕妇,孕妇打了网红;网红的衣服被撕扯开露出了私处,不得不趴在地上遮挡,不愿跟随民警起身离开。但这几个结论来源于事发现场的路人口中,并不确保一定正确。同时网传孕妇公布的医院鉴定单是伪造的,不能证明孕妇被殴打至早产,反而有可能是由于孕妇自身的疾病才引发了早产风险,一方面孕妇面对这些质疑没有拿出有利于自己的医院证明,另一方面这些质疑虽然存在着可能性,但终究只是推论。也有人质疑按照医院流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给同一个人开十几张病危通知书,因而认定孕妇在撒谎。还有网传的一则消息是孕妇的小姨“阳崽”是网红的竞争对手。导致后期舆论转向的直接因素是,网红的私人信息被曝光之后,网友向网红家中邮寄葬礼花圈。网红的爷爷事发前一直重病,因为这件事被气到离世了。一则控诉孕妇的微博是这样写的:“孕妇、小姨联合网友网络暴力网红,导致网红关店,二十多名员工失业,爷爷离世,就因为网红的淘宝店比阳崽的火?现在孕妇家办喜事,网红家办丧事。”

  因为信息太过纷杂繁复,我直接去看了这件事的警情通报。警察公布网红和孕妇两人身上都没有明显的外伤,但警察也对网红处以了罚款和拘留。网络信息纷纷扰扰,令人不敢肆意站队。在这次事件中,网红受到了非常严重的网络暴力,事件后期的孕妇也遭到过一些攻击,而攻击她们的很可能是同一批人——不愿独立思考、喜欢随意评价他人、容易被操控的一批数量惊人的人。

  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网络信息的实时性导致一旦有任何新信息都能立刻上传到网络,而不在乎信息是否真实、是否完整。一个事件本身是复杂的,有着多个侧面、多个评价维度,而且事件的真相一般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才能完整地呈现。但网络的实时性导致碎片化的信息一条接一条地蹦出来,虽然只是部分局限性的事实,公众却得自己已经知道了全部,进而举起以“正义”为名的利刃。

  所以我们首先不要随意相信一则信息,而是应该仔细辨别证据、经过时间的沉淀再来下结论。并且即使当我们下了结论,也不要以任何名义去伤害他人,而应秉持合理质疑、得体批评、诉诸法律的方式。当我们为了所谓的“正义”而肆意挥舞言语的利刃时,我们只是在滥用自己生而为人的权力、只是在将自己的喜爱和厌恶发挥到极致。

  总而言之,从众并不是百分之百会导致消极的结果,因为结果的性质应该由事件本身的性质来决定,我们不必为了标榜自己的与众不同而非说自己“从不从众”。但从众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因为只有当我们警惕了,我们才会去关注事件本身的性质,进而分析我们应该怎么做。

  写读书报告是一个厘清思路的过程。,可以有效促进我的思考。比如我在清理完网红打孕妇事件之后,才发现支持网红的证据和支持孕妇的证据都不完全站得住脚,然后才意识到或许辱骂网红和孕妇的是同一批人。

  写读书报告也是一个与自己争辩的过程。因为写作是一个逻辑表达的过程,行文之间我们必须关注上下文的逻辑链是否完整。而如果只是思考的话,自己也许不会察觉出逻辑上的矛盾。比如我之前看到有些人标榜自己“从不从众”总是感觉很不舒服,但又说不出来是哪里不舒服,因为从逻辑上说不随意从众应该是一件好事呀。如果我要反驳那些标榜自己“从不从众”的人,不就是在为从众做辩护吗?写的时候我才组织好自己的逻辑,发现有的人不是出于理性的分析,而仅仅是想显得与众不同,他们的“不从众”里也充满了傲慢与偏见,与随意从众本质是一样的。“不从众”在部分人群里变成了新的“从众”。

 


  

  杨眉老师注:石艾珂同学有关网络中极端说服现象的思考及其审慎对待观点差异并尽可能求同存异的结论,或许可以成为网络该有的底线伦理之一。

  

  “极端说服”还是“求同存异”?

  石艾珂 

  ……戴维.迈尔斯在书中对“贴标签”行为的解释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客观事实的评价隐含了我们自身的价值观判断。比如其他国家或信仰不同的人赞美他们的国家或人民时,是“民族主义”;而自己赞美祖国时,就是“爱国主义”。通俗地讲,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双标”。确实,人无完人,人们在做出评判时很难做到绝对的客观,总会或多或少地隐含自身的价值倾向,但有句话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要在给出自己的评价的同时包容他人的不同评价,而不是选择努力去说服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最近的几件事更是让我体会到了企图将自身的价值观念强加于其他文化或者持不同价值观的人身上的困难与可悲。

  ……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网络上常常与持有和自己不同观点的网友发生争执,并企图用自己的价值判断去改写他们的价值判断。网络的匿名性更是助长了这一点,正所谓“现实中我唯唯诺诺,网络上我重拳出击”。作者在书中提到的极端说服仅举出了借助群体动力进行说服的邪教的例子,我认为在面对面语境中,价值观念的强加也是极端说服的一种表现形式:在这种情境下,陷身其中的人们的理性就像处在群体中的情况一样,被某种压力压制了,这种压力可以是信仰导致的对价值观的极度坚持,也可以是先行的强烈负面情绪;紧接着,不善于思考的人们很可能变为不计后果的完全非理性个体,在现实中尚有对自己人身安全的顾虑使人们警觉,在责任意识稀薄且不用考虑安全问题的网络上,结果不言而喻。如何预防或者减少诸如此类的网络暴力冲突事件的发生,彼此包容,求同存异呢?我觉得针对这一方面的心理教育应当从基本的道德社会表征出发寻求共同点,比如无论价值观差异如何,全世界的人们都认同伤害别人是不正确的,我们就可以从极端说服行为向对他人造成伤害这一点回推,从而用将二者等价的方法让本来存在价值判断差异的人们达成一致。

  ……最后做一个小小的总结。首先就价值判断中的差异而言,我们要求同存异,作为学习心理学的人,我们要在做心理学研究时注意避免自身隐含的主观价值判断,并时刻提防价值观的强加导致的描述性错误;其次我们要审慎地对待观点差异,小心地避免极端说服的发生,在匿名的网络上尤其如此,时刻坚守自己的理性与良知,文明上网,合理科学地表达自身观点;最后要注意的,是要将这些理论应用到生活中去,以防再次出现本可以及时止损的不幸。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校内学生咨询预约电话:58805852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学四楼辅楼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