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心灵成长录——理解偏见
发布时间: 2019-11-08  浏览次数:

  杨眉老师推荐:我们的《电影文本成长心理学》课指定的课外读物是戴维.迈尔斯的《社会心理学》(第11版)。京墨同学所写的是第九章(“偏见:不喜欢他人”)的读后感。我们从这篇文章中,不仅可以看到偏见的发生与发展,更可以看到京墨同学结合电影与个人经验和思考而产生的对“偏见”的新认识。整篇文章洋溢着深厚的人文关怀。作者一直在传递着一种深切的关注与期望,那即其文章标题所倡导的:理解偏见!

  与大家分享。    

    

理解偏见

作者:京墨

  概要: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导论》的第九章“偏见:不喜欢他人”的篇幅并不长,但是我读了很久,不仅仅是因为专业名词需要单独理解,更是因为作者在其中放入了大量的案例,需要我们从案例中找到与理论的内在关联。而且整个章节的内在逻辑需要好好揣摩,我时常在读完了之后回忆不起作者的行文结构,但翻开书本时又分明记得每一个小段下作者传递的理论。这样的感觉使我感到害怕,于是我动手,几乎又花了和阅读一样的时间做了思维导图,这样,才渐渐明晰作者的思路,也能看到他在写文章时的开阔和广泛。

  在初读这篇文章时,我对于偏见的定义比较喜欢《偏见的本质》的那句话——“基于错误和顽固的概括而形成的憎恶感”,但是读完以后,更喜欢作者给出的关于偏见本质的判定:“对一个群体及其成员负面的预先判断”[1],甚至觉得没有“负面”也可以。忽然之间,我发现自己对于偏见,更加地包容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大概是因为作者对于偏见十分广泛的界定。到底怎样才算偏见?我们似乎在生活中会把歧视当作偏见,但是不然,偏见有大有小,小到可能一个人的字写成什么样,都会引起不一样的情愫,而这也是偏见。我们对于一个人总是会进行判断,心中的那杆秤不是精准且不动的天平,它总是摇曳,一个人的外貌,体型,性别,种族,职业,声音……,都会在天平上加上或者减去砝码,这些都是偏见。偏见没有那么见不得人,甚至就是各种各样的偏见,组成了我们眼中的世界。

  偏见是什么呢,是我们自己的阅历,是我们看到的他人,是我们读到的情绪,是文化带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社会在我们身上留下的印记。对于这样心境的变化,我认为我渐渐接受了偏见的普遍存在,也相信:理解甚至融合偏见,就是甩掉偏见。

  这门课的名字叫“电影文本成长心理学”,那不妨也把一部电影作为文本,结合读到的章节来写一些关于偏见的影响力。《绿皮书》在我心里是不可多得的佳片,纵使它的高评价被打上了“政治正确”的标签——讽刺的是这也是偏见带来的后果——但是其中对于人物的精准刻画和情绪捕捉,都让我无比相信这两个人的存在,因为片中人物具有的特质和心理都是生活中能感受到的。我想导演在这部反映种族歧视的片子里没有选择激烈的呐喊和破旧的大旗,而是描述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的旅途,就是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对于我而言,也比激烈的政治斗争要静水流深。

  对于《绿皮书》我感受最深的是:文化环境,尤其是强烈的偏见带来的文化环境,是每个人生活的底色。白人其实做着很普通的底层工作,也没有很高雅的举止,但是他活得很开心很洒脱。黑人有天赋也肯努力,每时每刻都让自己呈现出光鲜亮丽的样子,但是再美的长袍还是爬满了虱子,他还是得揣着绿皮书出门,更让人心疼的是他的内核依旧是自卑的,无论他取得了多大的成就。

  这就是文化带给我们的深刻的影响力,我们几乎是在文化自身带有的基石上去建筑着我们整个人,无论你承不承认,社会影响就是在你的生命中成为背景板。所以,在肯定理解和融合偏见的时候,我不得不排除这种情况,就是制度性偏见,或者是曾经的制度留下的偏见,我说什么也不愿意看到虚空的幻想和历史的余温影响一群人的整个人生,社会遗传的强大力量,我随着见识的发展对这一点感触也就更深。这样的情况下,比起理解偏见,我更支持努力改变偏见,改变固执的制度。

  我产生“理解偏见”这一想法是在读到偏见的根源的时候。首先,每个人的认知是不完全的,根据书中显示的调查结果来看,我们越是了解一个群体,我们就越是觉得这个群体多样,而我们始终没有办法完全了解全部的人类。就中国而言,即使是同一片土地,南北方的差异就已经让我们形成了一定的刻板印象,比如“北方人开朗,南方人含蓄”就是一个常见的刻板印象,实际上,在大学这个南北方人交汇的环境中,我实在遇到过太多开朗的南方人,住在我上铺的山东人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热情,而偏向于文静。对于内群体,我们能看到一个个的个体,对于外群体,我们习惯性地看为一个群体,这似乎是我们天生带来的,在分辨差异、寻求同一性时绕不开的状况,那为什么不能尊重别人的同一性呢。书中对于偏见根源的描述还有一个让我触动,就是替罪羊理论。就像尼采所说:“任何对自己不满意的人,随时都准备好了进行报复。”书中也说“没有愤怒就没有偏见”(这句话有以偏概全之嫌,但是在这句话之前作者是以所有的负面情绪为主体进行讨论的),这样的理论似乎也让偏见的施与者变得没有那么无法原谅,诚然,个人的情绪不应该对他人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情绪的发泄真的能被我们完全掌控吗,我们多数人还依旧是情绪的奴隶。由此可见,一部分的偏见是完全没有必要放在心上的,我们很多时候会过分关注片刻的负面情绪,而来不及接收其他时刻的美好。放轻松,意味着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

  理解偏见之后才能缓冲偏见带来的影响。对于我自己而言,我时常会希望自己没有偏见。我不得不承认面对一些显而易见与我不同的人,比如外国人,有明显生理缺陷的人,我总是会对他们更加和善一点,因为会担心他们在我这里感受到不舒服而误认为那是歧视带来的(这似乎在作者的理论中被划分为了“微妙歧视”,但我又觉得二者不同)。我一直都对偏见小心翼翼,因为在我看来,由偏见带来的固执,是影响一个人眼界和成长的罪魁祸首之一,它会阻碍我们的自我教育,而我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越来越狭隘的人。

  但与此同时,自我教育也包括开启蒙蔽,如果我们对于偏见过于敏感,是否又是给自己画了一个牢笼,从而没能正视自己的错误,反而受到了偏见带来的影响。就像我在文章一开始说的,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意识到,偏见是很广泛的,时刻伴随着我们存在的,偏见是我们的态度的一部分。我现在渐渐接纳自己的偏见,因为我的喜恶是组成我这个个体的阴和阳,只要不把偏见变成歧视,不对他人产生伤害,我应该容许偏见存在。对于他人而言也是如此,而且每个人的偏见的表达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欢直来直去,有的人喜欢藏着自己的偏见,所以也没有必要为了一些表达出来的偏见过于劳心伤神。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理解偏见不等于完全接受偏见,偏见在常用的语境下是消极负面的,我在讨论时更多地是把它当作我们看待事物的先入思维去探讨的。如果意识到自己有消极的偏见,就需要好好协调,只是协调的第一步,还是需要承认它的存在是有理有据的。

  关于本章,我也有一些质疑,主要是关于“微妙”歧视的。这个作者是一个很小心谨慎的学者,而且我时常能读到他的温情和责任心,再加上他的文章让我觉得越读越多,越读越容易延展思维,跳脱出偏见的命题,所以坚定自己的质疑,不为他找理由实在是一件艰难的事情。而这一质疑却一直存在,也是我根据实际生活中得来的。在描述微妙(“现代”)歧视时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认为“同意‘女性在争取平等权益方面要求太多了’”是一个微妙歧视,因为它“表现为否认歧视,反对努力增进平等”[2],但我认为,微妙歧视的判定还是要因人而异,具体分析。

  书中说微妙歧视是现代特有的,而现代很多的争取平等、追求公平的做法具有偏激的色彩。这样的偏激色彩会导致越过“平等”的终点线,而造成优劣方倒转的另一个不平等现象产生;况且我们也不可忽略现实存在的差异性,男性和女性具有先天的差异,先天的差异会导致大部分男性或女性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没必要要求每一个领域内男女的比例或是责任,要求都是一样的,若是强行要求可能无法发挥出各自的最大优势。

  所以我认为,在追求公平的道路上需要质疑和节制,没有什么事情是万无一失的,现实的公平在良好的情况下是会围绕着绝对的公平上下波动的。因此,没有必要否定那些对公平的标准提出质疑的人,微妙歧视需要结合具体的人和现实进行分析。很多女权主义者也反对那些凡事都希望女性得到优待的人,因为这样是另一种不公正。这一点足以说明,现今很多所谓对于公平的追求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无需讨论的正确,只要举着公平的大旗就可以为所欲为,哪怕是促成新的不平等,对于公平过于放心和肯定的心理现实很多时候会蒙蔽住客观现实。

  即使有质疑,我依旧要向这个作者表示最真挚的敬意。他在我心中是真正的,好的心理学家和优秀的作者。我在阅读时不止一次地感受到他对于读者和整个社会的劝解和关心,那种关怀表现在他用来解释理论的朴实的案例中,表现在他对于改善的肯定和信心,我能深刻地感受到他渴望用自己的知识让我们有更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态度,我也能感受到他放在自己肩上的对社会的责任。比如他会常常提及媒体的作用,这不仅告诫了媒体人要更加谨慎地对待新闻,因为即使是很小的细节,也能影响我们对一群人的刻板印象,也告诉我们个体需要用更加清醒和客观的头脑面对新闻。我极其喜欢他在导论写的一段话:“我写作是希望尽自己的一分力,帮助人们用批判性思维约束直觉,用同情改善批判主义,用理解代替错觉。”[3]私以为,他做到了,而这也应该是所有文字工作者应该做到的。

    

  后记:

  第二次写关于心理学的读书报告,每一次都像经历一次头脑风暴。在心理学引导我的思维时,我总是会变得更容易理解自己,也更容易宽容他人。关于偏见我有很多想说的,而这些想法又那么不一样,散布在书上的各个角落。在阅读时很长时间都是想起他人,所以在自己写的时候我希望能更多地反思自己,所以留了一个比较向内的,关于理解偏见的命题。我想,作者在导论中说的,“读者容易觉得‘我早就知道了’”是必然的,因为社会心理学来源于我们朝夕相处的社会,而社会心理学也是必然要存在的,因为我们很难在理解社会的时候脑子里面不打架。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打过架,我就在思考是否真的要理解偏见,时而觉得这样违背本心,时而又觉得需要这样做,写完以后我就收起来了矛和盾,我明白了我需要理解怎样的偏见,也明确了偏见是什么。或许这篇文章会有其他的意义,但是对于我而言,我又明白了点儿自己,就是意外的收获了。

 

  [1][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2016)第11版,侯玉波、乐安国、张智勇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1,第304页.

  [2][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2016)第11版,侯玉波、乐安国、张智勇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1,第309页

  [3][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2016)第11版,侯玉波、乐安国、张智勇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1,第30页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校内学生咨询预约电话:58805852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学学四楼辅楼二层